职能部门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 点击次数:2084

第一部分 2023年工作总结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红色基因

制定《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完成建章立制11个。书记、校长讲思政课被中国教育在线等7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全年外媒发稿180篇,微信发稿607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教师成长

(一)抓好人才引进和评聘工作。本年度,招聘硕士研究生5名,拟招聘博士研究生2名。完善《专业技术职务量化细则》,本年度共有29名教师考核认定为初级职务,推荐申报并审批通过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

(二)做好专技人才选拔和年度考核工作。推荐郑州市职业教学专家称号2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称号1人,郑州市2023 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郑州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推选河南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2人,郑州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郑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师4人,教育局师德先进个人1人。

三、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健全服务体系

(一)健全资助体系,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本学年共有37名学生入伍,累计发放奖助资金 1597.122万元,受助学生4301人次。

(二)建立健康驿站,规划“一站式”社区。制定《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针对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开展集中防治工作,将原有隔离中心扩建为30间健康驿站。

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融通“岗课赛证”

(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召开中药学产教融合专业联盟成立大会。55家实习基地通过审批。制定《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完善2021级、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本年度,学生参加省级大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6项。教师参加省级大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参加市级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三)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拓展交流平台。与美国佐治亚高地学院合作开办的护理专业项目顺利落地,2023年录取120人,第一志愿录取率100%。

五、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驱动发展

(一)召开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创建智慧图书馆。全年图书借阅量1529人次,借阅数6355册。依托RFID管理系统,图书管理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二)优化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增设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若干。持续改善信息教学环境,建设多座多媒体云机房。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健全网络安全工作应急处置机制。

六、拓宽招生就业路径,提升育人质量

(一)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持续扩大生源规模。全年完成单招、统招、对口共三个批次的招生任务,录取新生3000人,在校生人数达到8418人。审批省内高招计划3000人,四川、安徽、陕西、山东、浙江、海南、山西等七省140人。

(二)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扩展学生就业领域。书记、校长亲自走访200余家企业。2023届毕业生共计2321人,总毕业去向落实率95.43%。

七、优化职教类型定位,加速科研转化

(一)贯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任务。入选“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组织各级各类技能证书考评工作,全年考取失智老年人照护证、医养个案管理证等百余人。

(二)坚持科教创新驱动发展。申报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获批立项1项,软科学项目获批立项2项结项1项;申报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获批立项3项结项2项;申报获批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发表CN级论文35篇,正式出版教材、论著等20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项。

八、夯实后勤保障力量,推进新校区建设

(一)加强校园安保防护,构筑安全防线。开授大学生国防教育课,建设校园微型消防站,校园食品安全意识警钟长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监督责任机制。

(二)新校区建设积极推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新校区第一阶段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圆满落地,第二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

九、营造培根铸魂氛围,繁荣校园文化

(一)规范团组织职能,磨炼学生奋斗精神。丰富青年大学习、微团课比赛等思政学习形式,组织580名学生参加青马工程培训,组建红旗渠精神宣讲团等7支省级重点项目团队,招募志愿者140人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营造人本校园环境,增强教书育人幸福感。推荐市级“师德标兵”称号教职工2人,发放蛋糕券333份,走访看望生病住院教职工22人次,上报特殊教职工7人,申请普惠重疾理赔及二次救助帮扶8人。

第二部分 2024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五育并举”,打造德技兼修德才兼备人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加强师资建设力度,培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教师

    健全培训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教育工作者,端正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坚持胸怀学生、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三、推动“三教改革”,体现职业教育新主张新举措

    将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将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将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将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