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踔厉奋发贯彻二十大精神 勇毅前行建设双高校--在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第四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工会第五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9日 点击次数:647

踔厉奋发贯彻二十大精神 勇毅前行建设双高校

          ——在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第四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工会第五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隆重召开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第四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工会第五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借此机会,向参加大会的各位代表表示亲切的问候!并通过大家向辛勤耕耘在学院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衷心的感谢!受大家的委托,我向大会做2022年学院工作报告与2023年工作计划。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  2022年工作报告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切实推进“高水平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的“双高学校”建设的重要历史阶段。值此特殊的历史时刻,全体教职员工以学院全局发展为己任,在郑州卫健院双高校建设的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扎实政治引领,牢记初心使命

(一)强基固本做好党建工作。学校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宣传思想工作和统战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持续深化“三位一体”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研讨6次,全年集中组织党支部书记学习6次,组织党务干部培训59人次,组织“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191人次。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多渠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阵地。三是培育2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推荐基础医学系党支部申报河南省高校工委样板党支部,完成1个党支部换届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发展预备党员32名、积极分子83名,全年共收缴党费62380.8元。四是积极围绕省文明校园测评体系要求,组织整理省级文明校园材料重新申报工作。

(二)立德树人做好思政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通过主题党日和团日、专家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是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重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开展了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了课程思政改革和示范项目建设,举办课程思政研讨会、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效融合。二是领导班子成员定期讲授思政课、形势政策课,定期调研思政工作,实践班子成员“三联系”(联系班级、联系社团、联系宿舍)工作法,形成思政工作整体合力。三是领导班子全年开展思政调研4次,讲授“不负时代使命 书写人生彩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各类主题的思政课5次,作专题思政报告4次。

(三)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工作。学校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相关处室(系部)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2年双防工作预案,组织开展反邪教知识竞赛,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分析研判2次,集中学习研讨6次,全员意识形态教育培训2次。外媒发稿452篇,其中学习强国12篇、人民网2篇、新华网5篇。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师资水平

(一)广纳高层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充高学历教师储备,面向社会招聘在编博士研究生教师1名、硕士研究生教师8名。优化人才引进路径,发布《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2年公开招聘人事代理工作人员公告》,共计27人通过资格审查、面试、试工程序,现已审核入职。完成3名局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推荐工作,我校涂俊礼、李慧、曹伶俐等三位老师被评为“郑州市教育局2022 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规范职称评定工作,优化评先奖优机制。2022年学校职称晋升评审计划指标为:正高级1人、中级4人,经过个人申报、材料展评、量化考核、民主推荐等环节,最终推荐正高级、中级参评人员。组织2021-2022学年先进科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工作,确定优秀教师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32名、先进处室6个。表彰疫情防控先进代表,确定先进集体15个、先进个人50名。所有获评、获奖单位均公开公示。

三、融合线上线下,防控教学两不误

(一)同舟共济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研究制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自9月份开始,在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两个多月,使学校成为郑州西部最后一所破防的高校,又是率先将疫情在短时间锁死封住扑灭的高校。在日常防控中,每天十点前完成5537名学生“驻郑高校疫情防控日报告信息报送表”“在郑学生情况填报表”的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实施精准防控,建立核酸台账,落实周一至周五每日20%学生的核酸抽检及全员核酸任务。通过广泛宣传、加强值守、重点巡查、更新消防器材、防暴反恐应急演练、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举措加强防火、防盗相关保障,严格执行“门岗、监控、巡逻”联防联控机制,有效保证全校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线上线下保证教学工作稳步开展。特殊时期,多次开展防控应急演练,按照防疫要求错峰开学、错峰就餐。线上授课期间,各系部、教研室每周二下午组织安排任课教师通过钉钉会议、微信群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研讨会,交流分享线上教学经验。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连麦提问、智慧课堂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有效保证教学质量,线上教学有序进行。在确保考试公平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下,创新开展线下的在线考试和线上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通过遴选考试平台、组卷、安排监考人员、考前培训等工作环节,组卷460余套,安排考场800余个,参考学生20300余人次,安排监考老师和工作人员840余人次,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完成。期间,坚持行政、医疗、后勤、保卫、信息中心、膳食中心等部门24小时值班,高质量完成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多点协同发力,招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一)拓展招生路径,稳步提升生源质量。按照教育厅要求,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制度的同时,组织好单招工作,原定的单招形式转为线上进行,顺利完成2022年4243名考生的线上单招工作,共录取1500人。本年度学校对口升学报名741人,专升本报名1032人。与此同时,学校省高职高专批最低投档分再创新高,文理录取分数线分别超过省控线51分和70分。学校生源结构不断优化,生源质量全面提升。通过扩招、单招、统招、对口等多批次的招生工作,共计录取新生2870人,并在四川、安徽、山西、陕西等外省投放招生计划。通过省教育厅审批,与美国高地学院达成合作办学意向,核定年招生规模120人,于2022年统招批次首次招生并首投录满,第一志愿录取率100%。

(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保证学生就业质量。2022届毕业生共1691人,总毕业去向落实率95.09%,对口毕业去向落实率54.07%。其中签署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1163人,灵活就业287人,升学136人,应征入伍16人,自主创业6人。2022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医疗卫生单位,占总体就业毕业生的59.32%;其次为民营企业,占比为19.21%。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走访200多家企业。利用“工作啦”线上智慧平台组织协调招聘工作岗位8000余个。配合教育部大力推广国家“24365”就业平台,持续为学生推送工作岗位。组织空中宣讲会和双选会等就业促进会,创新码上墙活动,方便学生扫码参加应聘。成立创新创业协会,策划组织校园外卖、绿色校园废品回收、快闪集市等多项校园创新创业项目,填补双创社团空白。开展就业百日冲刺活动,搭建招聘核酸检测员平台,提供工作岗位1100个。

五、加强专业(群)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深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组织并激励教师参与“三教”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智慧课堂”平台,深化“课堂革命”,2022年4月制定《关于开展“课堂革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鼓励各系部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倡导以学为主的课堂气氛。在学校原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10项的基础上,4月份经省教育厅研究,批复我校与省中药材协会成立“河南省中药学产教融合专业联盟”。

(二)坚持“以赛促教”,师生参加各类竞赛屡创佳绩。受疫情影响,2022年多项学生竞赛停办,我校师生克服困难积极备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按照既定培训计划,在如期举行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参加省级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参加市级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大赛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4项。其中,4名教师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组织的比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1名教师获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

(三)凝练学科特色,构建综合专业(群)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卫生健康人才的需求,围绕“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康复智能、托育养生养老”方面主动适应新医科发展,构建我校专业新结构,开展专业群建设。现有护理类专业群、康复技术类专业群、中医康复技术类专业群、智能健康工程类和药学专业群等五个专业群,开设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眼视光技术、美容美体艺术、康复工程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药学、智能机器人技术、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服务与管理等20 个专业(含方向有25个专业)。

六、发挥职教特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一)加大1+X双证认定,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培优。学校开拓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于5月份成功通过省人社厅审核,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116名学生通过育婴员(四级)的等级认定考试;509名学生取得育婴员(三级)证书;342名学生通过养老护理员、母婴护理员、足部按摩师考试并取证;352名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22名学生通过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115人健康管理师(三级)通过考试;60名考生取得1+X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中级)证书。结合郑州市疫情防控要求,完成了1052名核酸采样学员的培训任务和965名学员的认定工作。

(二)增强科研能力,提升学术水平。学校全年获批省(厅)级科研项目立项共计13项,申报并获批结项共14项,其中获得省(厅)级优秀成果奖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全年共发表CN级论文50篇,正式出版教材、论著等15部,申请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8项。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选拔2名教师成为第七届“郑州市地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同时“英语四六级”考点、“郑州市地方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康复医学教学团队”获批。

七、繁荣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温暖教学环境

(一)志愿服务常态化,彰显青年先进性。学校面向学生志愿者开展“团员进社区”、“我为群众做件事”等志愿服务,组织义诊急救宣讲、康养保健宣传、社区清洁共建、反邪辨邪警示教育、防艾讲座、五保户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50小时,参与活动的志愿者300人次。招募志愿者55人参与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受益群众约13000人。组织学生参与义务献血935人次,献血量共计313000ml。组织志愿者在校园、驻地周边张村庙社区开展急救、健康宣教、防艾宣讲2次,覆盖群众、学生200余人。

(二)提升人文关怀,做好工会保障工作。坚持慰问制度,走访看望因病入院的教职工和困难家庭5人。坚持“喜有贺、难有帮、病有探、丧有悼”原则,全年赠送生日蛋糕券285人份,参加红白喜事4人次。筑牢因病致困防火墙,全体教职工参加健康体检,为302名教职工办理“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加强教职工普惠力度,发放春节福利289份、端午节福利303份、中秋节福利305份。

(三)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学校未来发展。学校对新校区二阶段项目工程进行地质勘探的补充勘查,完成了二阶段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确定了图书信息行政中心共10个单体、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的设计调整和审图。优化过街天桥工程、广场铺装绿化工程、“7∙20”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增加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减隔震设计,完善二阶段项目设计布局。


第二部分  2023年重点工作


一、发挥党建引领,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干部素养。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党员干部通过“三会一课”和党日活动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择机完成7个党支部换届工作,建强支部班子队伍,持续建设和培育“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建设和培育“样板党支部”。组织中层干部参加校内校外专题培训班,拓展干部培训的内涵和外延。推荐优秀干部参加上级党组织、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培训。(责任处室:党办)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做好党组织、党员及党员发展对象的信息化建设及干部人才信息库建设。做好宣传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通过官微、官网等对教学、创新创业、招生就业、先进典型、健康知识传播等进行全方位传播,唱响校园主旋律。加大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将上级有关班子成员上讲台讲思政课的要求落实落细,建设涵盖师生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并切实发挥作用,常抓不懈开展反邪教和宗教政策法规宣传。(责任处室:党办)

(三)加强纪检监察力度,杜绝不正之风。按照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对照任务清单,聚焦任务落实,突出问题导向开展检查,采取查阅资料、随机访谈、座谈了解等形式对学校各级党组织进行工作监督。按照教育厅下发的招生计划,严格报名、组织考试、录取等流程,全程参与招生计划的落实,确保公开透明。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检查、抽查等形式,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继续做好学校招标采购、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参军入伍等工作的监督检查。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风险排查和自查。(责任处室:纪检监察室)

二、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全面提升思政教育。一是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力争推出一批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二是全面贯彻课程思政实施纲要,落实好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开展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探索建设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思政课教师职级晋升机制。培育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推出一批思政精品项目。(责任部门:党办、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系部)

(二)落实落细管理育人举措。以“养成文明习惯、浓厚学习风气、营造优良秩序、建设美丽校园”为重点,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工作,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全面落实体育教育实施纲要,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发挥体育育人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人人参与、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发挥文化艺术育人功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合格人才。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日常心理咨询。做好学生奖励资助、大学生征兵等工作。(责任部门:学生处、教务处、公共教学部、党办、各系部)

三、实施“双高”驱动,促进人才培养再上台阶

(一)开展“双高”建设攻坚行动。对标对表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要求,制定“双高”建设攻坚行动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提质培优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及时总结“双高”建设经验,固化各项工作成果,构建长效机制。制定校级重点专业评审和培育方案,优化学校专业结构,积极开设社会急需和行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责任部门:教务处、校办、各系部)

(二)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以“双高”建设为基础,打造省级和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深入拓展大师工作室基础设施建设。选拔和培育校级创新教学团队(5-8个)、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5-8个)。分层次开展全员教师培训,继续完善师带徒培养制度,着力实现项目建设和师带徒培训的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完善培育校级名师的标准。(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积极拓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的级别与类型,为教师们提供申报平台。制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涉及项目申报与评审办法、督查方案、奖惩措施。孵化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督促2023年获批的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序开展,做好前期开题、中期进展、后期结项成果的督查和验收,为来年能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打下基础。(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四)力促精品课程建设。基于“双元”育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行业职业岗位标准高度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展校级专业资源库建设,借助智慧教学平台继续开展“课堂革命”。推进首批14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展第二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立项工作(5-10门),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推广,升级改造校级精品课程(1-2个),开展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申报立项工作(4-5门)。(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五)加强实践教学。再拓宽10个合作企业(医院),拓展学生实习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数量,敦促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完成2家附属医院申报工作。持续完善各专业实训室建设,完成康复系学术报告多功能厅与师生教学活动录播室的工程建设。(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

(六)力争各项技能比赛荣誉。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做到全员参与、层层选拔、择优推荐。

四、建强人才队伍,着力提高师资水平

(一)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位一体”长效机制,畅通多种形式的投诉渠道,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加强宣传警示教育,落实通报警示制度,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力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培育选树一批师德楷模、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正面典型激励教育作用。强化政策宣传引导,保障教师依法有效行使教育惩戒权,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营造支持教育、关心教师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教师培训形式,提升教师“双师”素养。聘请技术能手、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高水平人员参与教师培训工作,打造一支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专家队伍。适应河南省教育厅改革高校教师资格证网上认定的方式,力争实现本年度49名教师笔试、面试通过率100%。强化教师到行业企业深度实践,注重提升“双师”素养。推进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建立对接产业、实时更新、动态调整的产业导师资源库。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力争建有省级及以上双师型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之一。(人事处、教务处、各系部)

五、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发展内驱力

(一)完善科研工作管理模式。不断学习摸索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开展方式和途径,结合学校整体管理模式的转变,做好科研处相应工作管理制度的调整与完善,逐步建立科学全面的科研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方式和机制,增强科研工作活力,对各系部举办的学术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监督,营造校内良好学术氛围。(责任部门:科研处、各系部)

(二)继续拓宽科研申报路径。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全力调动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积极性,力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高质量论文、出版著作、成果奖等均有新的突破。积极申请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责任部门:科研处、各系部)

(三)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适时启动校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成立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加强学风建设,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建设实事求是、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环境。(责任部门:科研处、各系部)

六、多点协同发力,提升招生就业质量

(一)稳步推进招生工作。通过单招、普招、对口升学、技能拔尖人才免试计划等方式拓宽招生路径,争取更多省市考生的报名考试资格。采取多途径招生宣传模式,在权威网站广告位、招生考试之友及其他宣传刊物上投放物料。通过招生信息网发布招生信息,审批上报招生章程,及时向社会公布。开通咨询热线,面向社会及考生答疑解惑。(责任部门:招生办、各系部)

(二)拓宽毕业生就业路径。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使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及毕业生去向登记平台的通知》,将本校毕业生数据与国家、省市就业服务系统做好对接,确保毕业生顺利实现网上签约。积极参与就业促进周“百日冲刺”系列活动,制定本校活动方案,参与线上双选活动。通过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主动与用人单位接洽,使我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责任部门:就业办、各系部)

(三)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充分利用资源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以及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以应用技术转化为方向,以解决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导,探索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建设模式,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责任部门:就业办、教务处、各系部)

七、加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

(一)深化校企共建合作。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开展专业改造升级工作,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从小专业着手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从招生、人才培养到就业全链条深化校企合作,包括订单招生、校企共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校企共建教材,建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力促校企共建工匠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推进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发挥“双师双能型”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产教融合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责任部门:教务处、各系部、招办、科研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

(二)推进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推进与美国佐治亚高地学院合作办学的展开和具体实施。(责任部门:教务处、招生办、护理系)

(三)发挥信息化引领创新作用。升级校园基础设施配置,着力建设信息化学习与管理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数据治理,加快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全校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抓好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中心、教务处、总务处、膳食中心)

八、发挥职教特色,助力技能河南建设

(一)加大1+X双证认定,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培优。学校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达到本校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高质量完成“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任务。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采取联合研发、合作培训、岗位实践等方式,分阶段开展研修。研修内容主要包括职业(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课程融合,模块化教学方式方法,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培养课程考核评价等。(责任部门:成教处)

(二)鼓励学生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引导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等各类职业技能证书,掌握一技、多技之长,提升职业能力。原则上,学生毕业时至少取得1个以上职业技能证书,鼓励学生取得不限于所学专业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证书信息按规定纳入全国和我省职业技能证书查询系统。(责任部门:成教处、各系部)

(三)加快“学分银行”建设。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完善职业技能证书与学历教育学分转换机制,制定学分认定办法,开展职业技能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工作,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的类别和等级赋予相应学分。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学生,可按学校规定的学分认定办法转换为学历教育学分,免修相应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的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责任部门:成教处、教务处)

九、优化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督导出实效

(一)全面依法从严治校。强化法治意识、制度意识,推动领导干部、党员同志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将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实做细,推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以学校章程为核心,全面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依据最新文件政策内容和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修订优化内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校内制度体系。(责任部门:校办、各系部)

(二)健全督导督办机制。规范学校各项工作流程,结果公开制度,推动督导“长牙齿”。压紧压实处室系部责任,加大督导督办和问责力度,有力推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如期完成,确保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等及时、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层层落实责任,定期督导通报,提高公开的针对性、权威性和实效性。(责任部门:校办、纪检、各系部)

(三)坚持普法与依法治校有机融合。推进国家普法规划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贯彻实施。制定学校普法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大力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宣传教育。发挥课堂教学法治宣传教育主渠道作用,把普法深度融入教育法治实践,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各方面,引导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责任部门:校办、教务、各系部等)

十、强化底线思维,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一)推进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增强师生对意识形态动向和问题的辨别力,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深化安全教育,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加大安全演练力度,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完善我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和涉法事务管理,健全师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的预防、处置和风险分担机制。(责任部门:党办、安全办、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等)

(二)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双防体系平台建设,增设必要的风险点及安全员,形成全覆盖风险防控体系,联动学校“雪亮工程”,加强校园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联动等技防设施,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强化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和重大节点重点安全隐患风险巡查,加大隐患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责任处室:安全办、保卫处等)

(三)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根据季节特点做好传染病宣传和防治工作,与卫健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处置涉疫涉病突发情况。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做好必要物资配备,定期开展环境消杀,营造健康卫生校园环境。(责任部门:门诊、对外合作与交流等)

十一、优化后勤管理,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一)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做好校园绿化设计、景观提升及实施工作,为学校增添亮点工程;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实验实训环境,优化内部设备配置;增设吧台式阅览座位,加强中外文数字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馆藏资源结构,普及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全校节能环保意识和服务工作质量。(责任部门:总务处、图书馆、校办等)

(二)创新优化服务体系。探索服务保障与信息化的融合,打造后勤服务信息化平台,畅通沟通渠道,为师生提供更完善快捷的智慧校园生活服务。稳步开放高校后勤服务市场,选择优质企业进校提供服务,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加强各类服务外包业务监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责任部门:总务处、信息技术中心及使用外包业务的部门等)


同志们,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政齐抓共管,大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引育并举打造人才高地。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坚持科教兴校,人才强校,创新引领发展,锚定“双高校”建设目标,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谱新篇。同志们,时代呼唤着我们,学生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学生、不负时代!